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
深圳康辉旅行社
- 2014年5
- 深圳
- 东北
- 元
辽源,如果不是东北人,还真不一定知道这个地方。其实,它也是吉林省的一个地级市,更让它小有名气的恐怕是位于城市中心龙首山南麓的福寿宫。而山顶上那座被人们称为“华夏玄门第一楼”的魁星楼,似乎更加人所共知了。
对我来说,走进辽源,也不仅是为了观赏福寿宫和魁星楼。另一个原因当然也是为了拜会与我同甘苦、共患难的那些“兵”了。战友之间的“情”,恐怕只有当过兵的人才可体会。辽源的兵热情的让我感到意外,陪着我住在宾馆聊到下夜两点,这不应该是一般的“情”吧!有两个战友听说我到了辽源,驱车100多公里来和我们吃晚饭,这也不应该是一般的“情”吧!28年杳无音信,一旦相见,依然亲如兄弟,这就叫“战友情”。
当我的战友陪着我走进福寿宫的时候,还真被这里的建筑和香火震撼了。没想到,在东北一个不大的城市中心,还有这么一处颇具宏伟的道教之地,我应该细细地品味一番了。在走向山顶的一层层道院里,我一直在寻找这座道观的历史记载,终于发现了一座石碑。其实,这座道观的历史并不很长,最初建于清朝光绪的23年,也就是1897年。当时的道教金山派大师王坐全道长之所以看好这个地方,源于背依龙首山,下观东辽河。青山苍翠,碧水东来,山水俱佳,钟灵毓秀啊!经过大师及多位道长50多年的修筑、扩建,至辽源解放前夕,已建成依山而上五层大殿组成的传统宫殿建筑群。可惜的是,在文革十年浩劫中,全部被毁成了残垣断壁。我在辽源的战友都出生在文革初期。他们告诉我,小时候来龙首山玩,这里几乎没啥房子了,就是几处破烂不堪的断墙。今天见到的福寿宫和魁星楼,是一位叫王全林的道长,在民间募捐了150万元,于1994年开始兴建的。
看着这些做旧的“古迹”,我能说什么呢?再回顾中国历史,得出的结论似乎还是那句话,一朝毁一朝,一代毁一代。中国文化推动中国一天天向前走,一年年向前走,但是,有进步吗?在福寿宫的第二层道院里,我遇见了一位19岁的“小道长”,便饶有兴致地与这位我眼里的孩子聊了起来。他告诉我,他已经出家四年了。我很是纳闷,问为什么?他只回答了一个字,“缘”!我真的无法理解他的内心,于是,问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。“你觉得你们道家传播的东西,对推动社会进步,是有用得多,还是无用的多?”这孩子想了好一阵子说了一句:“好像问题多吧!”
儒释道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,静下心来想想,这些东西给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到底带来了什么?如果让我回答,这些东西不但没有为中国进步作出一丁点贡献,反而拖了很大后腿。我曾在去年欧洲旅行的游记里,记录了很多这方面的思考,想了想,还是在重复一次吧!“在中国,佛教、道教都是有巨大影响力的传统宗教,但它们并未形成中华民族的真正信仰。这是因为,佛教与道教倡导的是有条件的极少数教化;佛教与道教典籍的核心是‘虚空’,而不是‘生命’;佛教与道教是以隔绝社会而非回报社会作为成功的标志。”我们这个民族似乎真的不喜欢反思,如果不大吹特吹自己的文化,就会被认为是“卖国贼”。
对比东西方的宗教,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看。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,我们进庙宇是为了保佑。为了保佑成功,还要向神灵行贿。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解脱精神上的苦难,我们进庙宇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苦难。西方宗教的神在受苦,人民不受苦。东方宗教的神在享乐,人民在受苦。这就是东西方宗教最大的区别。外国的教堂总是建在城市中心,与民亲近。中国的庙宇几乎都建在深山老林,与民疏远。这种文化在驱使着一个国家向前走,您觉得这个国家能进步吗?
在龙首山北麓的山脚下,还有一个很是“雄伟”的尼姑庵。佛教与道教聚守在一座城市,在我们国家还真不多见。我是一个带着批判思想的旅行者,这些地方我都会去看看。如果你也去看这些地方,会有什么思考呢?
东北热门旅游线路推荐:
评论